中国农业网 发布时间: 信息来源:
立枯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,发生普遍,寄主广泛。
1、症状:嫩芽感染后根茎部变褐色、枯死。成年植株受害后,从下部叶开始变黄,然后整株枯黄以至死亡。鳞茎受害后,逐渐变褐色,鳞片上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。
2、发病规律:病菌能在土壤中病残体或腐殖质上生存。一般可存活2~3年,遇适宜条件即可侵染蔓延,以菌丝从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茎。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4℃。湿度大,通气不良,光照不足是立枯病发生的主要条件。
3、防治方法
(1)该病为土壤传播,应实行轮作。
(2)播种前,种球用1:500的福美双溶液浸渍杀菌,或用40%甲酸溶液加水50倍浸渍15分钟。
(3)加强田间管理,增施磷钾肥,使幼苗健壮,增强抗病力。
(4)出苗前喷1:2:200波尔多液1次,出苗后喷50%多菌灵1000倍液2~3次,保护幼苗。发病后,及时拔除病株,病区用50%石灰乳消毒处理。
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告知本网处理。电话:010-62110034
中国农业网(www.zgny.com.cn)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扫一扫 关注微信 了解农业天下事
网站地图 | 真人百家乐 | 777老虎机游戏 | 申博真人游戏 | 捕鱼游戏 |
申博网址 | 申博在线体育投注登入 | 电子游戏支付宝充值 | 百家乐微信支付充值 | |
申博游戏下载 | 网上百家乐 | 菲律宾申博开户 | 网上百家乐 | |
777老虎机游戏 | 捕鱼游戏 | 申博娱乐注册 | 太阳城手机版 | |
申博游戏 | 太阳城亚洲注册 | 申博138开户 | 网上百家乐 |